风波不断、监管趋严,金融科技投资何去何从?

2019-12-15 22:02:16     来源:和讯名家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些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迅猛,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一方面,国内涌现出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也在转变思维,寻求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之路。然而,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乱象丛生”,表现在金融科技公司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公司以金融科技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今年以来,各省市公安部门纷纷对有非法行为的金融科技公司展开严厉打击,行业一度风声鹤唳。此外,国家也从顶层设计上开始规范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这些都宣告了中国金融科技“野蛮生长”阶段的结束。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虽然金融科技一度也是投资界追逐的热点,但今年处于整治旋风中的金融科技行业在融资中有所降温。业内人士指出,只有在行业彻底整顿好,金融科技投资才会再次迎来新的浪潮。

  金融科技潜力大机会多

  受严监管影响,2019年的金融科技投融资金额出现下滑。

  毕马威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额为379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降幅超过30%。从地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降幅最为明显,上半年融资额从2018年上半年的近170亿美元滑至今年上半年的30多亿美元,为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额波动的最大变量。至于原因,研究认为,今年上半年,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缺乏大型金融科技融资项目为金融科技全球融资额下降的直接原因。而从根本上来讲,毕马威认为,中国对金融科技日益严格的监管政策为导致投资下降的重要因素。

  2019年8月,金融科技行业顶层设计出炉。据央行公告,其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了六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以及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强化金融科技监管等。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我国关于金融科技的第一份科学、全面的规划,是金融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燕表示,相信随着监管趋严和立法的完善,未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即将进入一个高质量、规范化的时期。并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以及5G等技术的成熟,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赋能也会向着更广、更深的维度发展。

  “金融科技未来的潜力非常大,我们最近也仍然在看金融科技领域的项目。”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表示,金融科技的关键在于,能为金融提升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商业机会,“许多机构被P2P伤到了,就不敢投了,但别人不投的时候机会就慢慢出现了,而且价格会下降。”

  而青松基金合伙人成妙绮也非常看好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尤其是未来一两年。“金融科技的独角兽数量在美国是最多的,但估值在中国是最高的,远超美国。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数据广泛、移动互联网广泛普及,这是美国不具备的优势。”成妙绮认为,目前中国的传统金融在新技术的采用上相对较慢,这给创业者带来不少机会。

  行业整顿后或将迎新一波创业投资浪潮

  在投资方面,经历了P2P频频爆雷之后,投资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投资既看好,又谨慎。“我们投资的金融科技项目,更多是为金融服务,而不直接涉及到金融本身,这也是未来投资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点。”厉伟认为,做金融科技一定要接受P2P的教训,不要触及金融领域里需要牌照才能做的业务,不然会重蹈P2P的覆辙,“机会存在,但要谨慎行事。”

  曾在2013年和2014年投资了一些与金融科技相关的项目,并且已经有两家在美国上市的清科投资董事长倪正东表示:“2019年我肯定不会再投任何金融科技公司了。”他指出,因为P2P的原因,金融科技受到了牵连,目前金融科技除了支付宝、微信,其他95%在过去一两年中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是金融科技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也是面临最严厉监管的时候。”倪正东说。

  清科数据显示,今年所有的投资行业中投资下滑最多的就是金融服务,首当其冲的就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投资下降接近85%。倪正东认为,2019年、2020年是金融科技的调整期、重构期,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依然相信金融科技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方向,但2019年不是一个好年份,必须在行业整顿告一段落以后,才会迎来一波新的创业和投资浪潮。

  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成妙绮认为有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投资大多集中在FinTech领域的应用,这波投资投得差不多了,跑出来的公司很多,早期来看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而后一的机会更看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有些区块链技术作为复合技术在整个金融行业的应用。“近期对P2P市场的整顿,一二级市场都对FinTech冷漠一两年时间,无论是对早期的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是最好的机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业资本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