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财政与货币,关注民生促就业

2019-12-16 10:12:35     来源:光明网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增长也持续放缓,依然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2月12日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回顾了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了2020年经济工作的任务。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金融风险得到了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精准脱贫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家庭财富有所增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会议强调明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29次提到“稳”字,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较去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措辞更加严峻,不仅国内多重问题“相互交织”,而且“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另一方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是明年最具有特色的时代坐标,为实现圆满收官,必须确保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都平稳运行。简单讲,这次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重点突出了四方面的亮点:

  一大亮点:财政政策积极,大力减费提质,改变增效方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比如在政策制定中就要注重考虑如何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海南自贸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

  与2019年的减税降费和增加专项债额度相比,这次会议提及的财政政策,方式和侧重点有所变化。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数量的扩大的同时,更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实现。通过“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保障刚性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将财政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同时通过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提高财政政策效果和质量。另外,会议还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财政政策仍是明年逆周期调节的“重头戏”。2020年,应该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切入点是从企业税费构成入手进一步挖掘空间,可以从三方面发力:

  从清理财政补贴方面,防止低效甚至僵尸企业对政策的依赖;积极探索增加社保基金收入途径,分解减税降费减收压力。

  从调整税率方面,可以考虑降低企业所得税率,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

  从改善消费着手,所有有关老百姓福利、消费升级和新经济发展的领域,诸如大众出行交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老旧小区改造、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将成为2020年新一轮积极财政的发力点。这意味着明年的基建投资依然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同消费、就业、产业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有关国计民生的消费行业、电子制造、食品环保、民生建设、基础设施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二大亮点:货币政策稳健,灵活适度宽松,寻求动态平衡

  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但表述由“松紧适度”变为“灵活适度”,意在突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说明明年我国可能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货币政策总量保持稳定,但会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节,与会议提到的政策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相一致。就目前而言,货币政策要突出平衡好稳增长和控通胀。此外,会议首次强调“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可以预见,明年政策利率仍有调降的空间和必要,带动LPR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2020年,我们应该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必须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以保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我们必须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继续改变金融脱实向虚的情况,继续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等,用信贷行业支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条件与潜在产出和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松紧适度,实施好逆周期调节,继续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资金流向制造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三大亮点:关注基层民生,确保基本民生,投向基建民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方针,就是财政政策从总量调控变为结构调控,从单一经济发展领域转向综合领域,倾向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人群,更是强调了必须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最关键一年,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到2019年年底预计再减少1000万。

  2020年,我们将加强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同时启动谋划减少相对贫困,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要建立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

  2020年,我们将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进一步解决老百姓住房困难问题。

  2020年,我们将投资方向应该侧重养老,托育,战略性、网络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将有限的资源投入要注重保障民生,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转移,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

  2020年,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要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大亮点: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10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已完成1193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2020年,我们应该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对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支持多元化就业形态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

  2020年,我们将更加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五大亮点:推进金融创新,化解金融风险,满足消费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我们知道,今年以来高风险金融机构、中小银行局部流动性、影子银行等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2020年,我们要加强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性安排,明确界定监管职责,强化补齐监管短板,加强监管协调,防止监管真空,要压实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责任,分类处置,精准拆弹。对于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要早做预案,夯实事前事后风险防线。

  2020年,我们将继续处理好消费和投资、创新和监管协调关系,降低金融市场的投机属性,逐步回归投资属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对影子银行、金控公司风险严格管控,风险处置继续向纵深推进。注意切断风险关联、传递和放大的渠道,避免酿成系统性风险,加大对违反金融政策的互金平台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强传统银行升级换代提升,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金融业结合,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监管和政策体系,为创新留下更为广阔的空间,促进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顾雷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责编:陶媛 ]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免责声明

中国科技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