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舒赫:美国如此针对华为 到底在怕什么?

2019-04-15 10:13:58     来源:观察者网

  冈特·舒赫:美国如此针对华为,到底在怕什么?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冈特·舒赫,译/杨瑞赓】

  美国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华为,因为各种通过技术刺探情报的事他们统统做过。我们所面临的变化,不是谁不想再开展间谍工作,而是掌握技术优势的人变了。

  美国的虚伪从它的措辞可见一斑,这种清晰划分敌我的世界观还真是“令人欣慰”。

  如果“我们美国”使用间谍手段,我们称之为“情报”或“侦察”,“保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做法当然都是“正当合理”的。

  如果“他们中国”这样做,我们称之为“间谍”、“网络攻击”、“渗透”、“犯罪”、“侵略”,当然这是“不道德的非法行为”等等。

  既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是一名解放军军人,那么这便是其从事间谍活动的准证据,虽然在美国,拥有军队背景也同样大大有助于一个人从事社会和政治活动。

2019年1月18日,中国深圳,华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日本媒体的采访。图片来源:东方IC 2019年1月18日,中国深圳,华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日本媒体的采访。图片来源:东方IC

  让我们把话说开了吧,任何理性思考的人都知道,世界各个国家和各国领导人都在互相刺探情报,不仅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也是为了经济利益。

  孙子在兵法中高度强调间谍的重要性;东罗马帝国派间谍假扮成僧侣到中国窃取蚕桑丝绸技术的秘密;我的祖国德国19世纪时派工程师去英国窃取炼钢技术……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

  如今,华为已经被全世界各大媒体泼上了“间谍”的脏水。尽管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华为这个名字,却已经把它与“间谍”这个词牢牢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美国要花这么大力气来打击一家公司?

  从美国1月29日对华为的刑事起诉来看,其所指控的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为什么要等这么久?也许在那个时候,美国是欢迎低价产品的,并不将华为视作技术威胁。

  现在,美国担心中国未来会像美国对待别国那样对待美国: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监视监听盟友和敌人,从而获取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

  如果你以“华为”与“商业间谍”进行检索,就会发现除了那种胡乱预测未来的文章外,多数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渗透华为设备的案例。

  在“狙击巨人(shotgiant)”行动中,美国国家安全局侵入了华为总部服务器,不仅拦截电子邮件,还窃取了源代码——对任何科技公司而言,源代码都是王冠上的宝石。

  2014年,华为发言人比尔·普卢默评论道:“这件事如果属实,那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对我们所做的事,恰恰是他们一直指控中国政府通过华为所做的事。”

  现在,针对孟晚舟和华为的诉状都把华为内部邮件作为证据,美国是如何获取华为内部电子邮件的?这是一种巧合吗?

  唯一有“实锤”的指控也引用了被截获的电子邮件。

  一名华为雇员在2017年被判有罪,因为他窃取了德国电信的美国子公司T-Mobile开发的名为“Tappy”的机器人手臂的相关机密。这款产品可以自动点击智能手机屏幕。

  尽管它牵涉到的是4G设备的屏幕,而不是5G网络组件,可这件事仍然作为“各种商业间谍活动”的证据被大书特书。不过,作为“受害者”的德国电信却仍然在继续采购华为的手机和网络。

  你若以为美国只通过庞大的监控网络监听东欧敌对国家,从不窃听德国政治或商业机密,那未免也太天真了。位于巴伐利亚州巴特艾布灵的监听中心成立于1947年,一直受美国国家安全局领导,直到本世纪初因为监听德国的行动激起公愤才将管理权逐渐移交给德国联邦情报局。美国对德国采取的手段包括监听移动和固定电话,监控互联网信息,以及拦截卫星传播信号。

  作为全球监控网络“梯队系统”的一部分,巴特艾布灵监听中心是除英国和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监听站。

  斯诺登曝光的文件揭示了美国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监控行动的。

  《纽约时报》写道:“斯诺登文件还表明,美国国家安全局有另一个目标:更好地吃透华为的技术,寻找潜在的后门。”这样一来,当华为向美国的敌人出售设备时,美国国家安全局便能够针对这些国家的计算机和电话网络进行监控,并在必要时发起网络攻击行动。”

  美国政府为了证明它想要表达的政治观点,会定期公布它靠网络入侵手段获取的信息。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信息本身多么惊悚,而忽视了美国获取消息的方式。

责任编辑:陈永乐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