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基金会分享台湾垃圾回收经验 回收物可制成日用品

2019-07-16 18:38:43     来源:凤凰网公益

7月11日,就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培养、各地分类标识差异、立法效力等问题,凤凰网公益在北京举办主题沙龙,邀请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上海虹口区人大代表杨园,台湾慈济基金会文史处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丹,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展开讨论。何日生介绍了“垃圾变爱心”理念以及台湾的垃圾分类现状,他认为垃圾分类回收之外还需在源头减量,公益组织既要参与推动,也要倡议监督。

台湾1991年开始实行垃圾自主分类,但推动之初也较为困难。何日生介绍,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社区教育,目前全台湾都在进行垃圾分类、干湿分开,政府也在采取定时定点措施,社区垃圾分类更为细致规范。

至于对厨余垃圾的处理经验,何日生提到慈济在台湾传播的概念“清净在源头”,有两重含义。一是餐桌文化,没吃完的尽量吃完,多使用公筷母匙,方便餐后打包,让厨余在前端就减量;二是市民在家中就做好第一步的垃圾分类,再精准送给回收站,提高志工回收效率。

“除了回收之外我们也在看重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比如塑料瓶回收后,重新抽纱再造成毛毯、衣服等物品。”何日生介绍,慈济基金会最早从台湾发起“垃圾变爱心”的理念,现在也在大陆各地试点推行,志愿者们不只将自己的垃圾进行分类,也要将社区垃圾做分类,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自觉从日常生活中降低碳排放。何日生举例,在四川汶川地震时,曾为受灾群众发放几万件由回收的塑料瓶制成的蝴蝶刺绣上衣。

提及回收成本,何日生表示回收将近二十年都是公益性质,由五个企业家捐资成立,然后捐给慈济基金会,所有营收最终也都会回归慈善,“要让大家知道回收有这么多的好处,这是一个教育的概念,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在人口量和成都类似的台湾,垃圾分类推行近30年,何日生说,台湾如今已很少有垃圾可烧,很多焚化炉关停。他建议,社区和学校可以从孩子开始培养分类意识。“孩子学会后会盯着父母,这更有效,比如我的孩子就会盯着我,所以陪伴、教育和参与都很重要。”

科技新闻传播、科技知识普及 - 中国科技新闻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kjxw001)及微博(中国科技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荐阅读
已加载全部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