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谔是我国航空自动控制和惯性技术学科的奠基者和带头人,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骨干和优秀人才。
1935年,22岁的林士谔从上海交通大学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师从世界惯性技术奠基人德雷伯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林士谔在解决飞机的纵向和侧向运动控制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求解高阶方程式复根的方法,后来这一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林士谔法”。
1939年,林士谔获得博士学位。这时正值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尽管导师一再挽留,他还是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实验环境,毅然回国投身于“航空报国”的事业中。在没有计算机,只有计算尺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的自动控制工程就是在林士谔的主持下,利用“林士谔法”完成的。
1952年,林士谔响应党和国家建设一所航空高等学府的号召,创建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并瞄准国家航空工业发展和“两弹一星”工程急需,创建我国第一个仪表及自动器专业。
建国初期,航空仪表科技人才极度匮乏。林士谔专注于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惯性导航事业人才。酷暑寒冬、校内家中,他带领学生翻译和编著了大量著作和教材,传授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科研领军人物,如载人航天工程首任副总师沈力平,我国光纤陀螺开拓者张惟叙,中国科学院院士、陀螺与惯导专家王巍等。
在实验环境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国内第一个液浮陀螺、气浮陀螺、挠性陀螺、动力调谐陀螺等一系列新式陀螺都是在林士谔的主持或组织下完成的。
林士谔为我国航空仪表技术及惯性技术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心怀祖国、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仪器人“爱我中华,志在蓝天”。
以下这张图片是林士谔正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图文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供)
■ 传承·分享
林士谔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令人敬仰的学界泰斗、优秀的教育家。
作为建校元老,林先生始终坚守航空报国的崇高志向,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三十四载。
纵观林先生的一生,心怀祖国始终是他的思想与行为自觉。我们将其总结为“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勇于创新始终是林先生科研攻关的学术底色,我们将其总结为“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甘于奉献始终是林先生在人才培养中甘为人梯的育人宗旨,我们将其总结为“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
在缅怀林先生光辉业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习林先生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科学家风范,人才为重、兴才为责的教育家使命感,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在传承、开放、超越中继承和弘扬林先生最初种植和浇灌的“永恒的陀螺精神”。今天,这颗以“心怀祖国、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为内核的“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永恒的陀螺精神”已成为鼓舞和激励师生前行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仪器人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为仪器强国而不懈奋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徐立军
从本科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始,我就常从老师们口中听到林士谔先生的故事,特别是通过导师樊尚春教授的讲述,我更全面地了解了林先生爱国、创新、奉献的一生。作为新时代的北航仪器人,我们要学习林先生爱国至上、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倾心育人的崇高品格,把“永恒的陀螺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去,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我们这辈人应有的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在北航”学业支持与学风涵养工作室成员、21级博士研究生 张飞杨